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红利 全方位赋能“双新”融合

中国证券报2025-06-20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

支持“硬科技”企业融资质效明显提升,并购重组案例产业协同特征更加突出,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债、REITs等创新金融工具促进“双新”融合的案例不断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将更好赋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

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效能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全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目前,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过半,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A股的‘科技’属性愈发浓厚。”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说,在改革牵引下,我国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服务创新的力度和质效不断提升。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在刚刚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同时,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在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正以更大力度赋能“双新”融合发展。以科创板为例,其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按第五套标准上市融资,自开板以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实现上市融资,支撑研发和成果转化。

在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看来,一批创新制度在科创板试验田上先行先试,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多典型案例的出现值得期待。

并购整合促进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赋能创新,远不止企业上市这一条途径。

“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注意到,去年以来,一大批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近期披露的一些案例中,产业协同特征更趋明显。

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明确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发布,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配套规定。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认为,《重组办法》修改后,进一步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不仅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也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杨超分析,一方面,针对新质生产力的纵向并购,即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另一方面,针对传统行业、头部企业的横向并购,有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

立体化融资体系全面赋能

中国资本市场上,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债等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双新”融合的案例也不断增多。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形成的“股权+债权”“场内+场外”的立体化融资体系,可深度融合科技、资本与产业要素,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有九成在上市前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监管部门正精准发力、畅通循环,助力培育壮大支持创新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落地,进一步彰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创新的鲜明态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全市场已发行上市超200只科创债,实际发行规模超过4000亿元。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拓宽、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大大增强了债券市场精准服务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科技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的全覆盖,有助于引导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科创板“1+6”新政公布、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用,为未盈利创新企业开辟融资通道;“并购六条”与《重组办法》协同发力,加速产业链纵向整合与横向扩张;私募股权、科创债、REITs等工具构建的立体化融资体系,更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撬动硬科技攻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本市场正如活水之源,持续滋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面向未来,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润泽创新沃土,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有片)粵車南下│陳美寶:吸引新旅客群 為不同行業注入新動力帶來新商機

2025-07-06

百餘名香港中學生將赴內地開展航天科技考察之旅

2025-07-06

中華經典誦讀香港分賽 2000港生競逐全國賽席位

2025-07-06

經落馬州抵港女子管有近千支未完稅香煙囚4星期

2025-07-06

崔建春特派員出席2025國際法論壇

2025-07-06

一號風球強風吹襲 兩女工被困吊船半天吊

2025-07-06

山東艦訪港|抗戰老兵囑託新一代「接過班來」 「把中國心永遠種在心中」

2025-07-06

山東艦訪港|抗戰老兵談國家海防:警告不聽?照打!

2025-07-06

山東艦訪港|名叫「回歸」的軍官:在香港收到了特殊的生日禮物

2025-07-06

“拉中关系拥有光明前景”——访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莉娜·贝尔特兰

2025-07-06

黃大仙區青年步操樂團大匯演 共慶回歸廿八載

2025-07-06

巴西青年精英考察团来华交流——巴中友好,像亚马孙河和长江一样奔腾不息(体验“中国味儿”)

2025-07-06

中国式现代化为南非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启示——南非官员谈访华见闻

2025-07-06

中国有力助推全球能源转型——访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

2025-07-06

核心诉求分歧难消 美欧贸易谈判未有突破

2025-07-06

山東艦訪港|林醫生:香港回歸祖國那年 我正式成為香港特區的醫生

2025-07-06

国际观察丨“大金砖合作”彰显更强“南方力量”

2025-07-06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2死7伤

2025-07-06

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栋建筑倒塌 已致18人死亡

2025-07-06

美国费城一酒吧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至少11人受伤

2025-07-06

巴西总统卢拉: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发展及多边主义体系贡献巨大

2025-07-06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 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2025-07-06

韩国内乱特检组结束对尹锡悦的第二次传唤调查

2025-07-06

国家防总针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2025-07-06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7%

2025-07-06

今年前五个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6000亿元

2025-07-06

山东舰航母编队香港开放活动已吸引近两万人次参观

2025-07-06

【活力中国调研行】深圳: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2025-07-06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西兴县:发扬吕梁精神 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2025-07-06

世界互联网大会向全球征集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

2025-07-06

保护一条街、自信一座城——长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2025-07-06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教育援疆 青蓝相继育胡杨

2025-07-06

同护一面旗,共唱一首歌 ——山东舰官兵与香港青少年交流互动侧记

2025-07-06

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权威发布)

2025-07-06

多重压力下,中国外贸“稳住阵脚”

2025-07-06

壹视界·微视频|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