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胶片为文明传承提供跨时代保障

科技日报2025-07-02

6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办的“方寸真微集万象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图为观众观看展览上的文献缩微领域数模一体化技术展示。本报记者 洪星 摄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宽16毫米和35毫米,这是缩微胶片的惯常尺寸。在方寸之间,珍贵的文化遗产超越其纸质载体的寿命极限,得以长久传承。6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办的“方寸真微集万象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缩微胶片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火种库”。1985年,原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组建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拉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抢救珍贵文献资源的序幕。

40年来,全国缩微工作者倾心血于胶片内,付甘苦在镜头前,累计拍摄19.98万种、8425万拍珍贵文献,涵盖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文献不仅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信息时代,缩微胶片仍有其特殊优势。它能保证信息安全存储,不受电磁辐射和网络攻击等影响;能真实反映文件原貌;具有不可更改性,还具有法律效力;聚酯胶片的寿命可以超过500年……

新的时代,缩微技术创新与文献保护利用也在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各相关机构使用的缩微设备大都自国外进口。我国缩微技术人员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改进并研制缩微设备,探索缩微设备耗材的国产化替代。缩微中心自主研发了便携式数码缩微阅读器,方便缩微文献的传播和利用。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数字缩微组副组长马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缩微工作者将胶片数字化;为了更长久地保存电子文献,缩微工作者还将数字资源“搬”上胶片封存,也就是“数转模”。中文字符比英文更加复杂,缩微中心深入探讨中文字符数转模标准规范和实现手段,为设备国产化搭建技术环境。

缩微中心副主任张阳表示,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数转模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便携式数码缩微阅读器的研发成功,使得文献资源得以在纸本文献、缩微胶片和数字资源三种不同介质中并存,并实现灵活地互相转换。三者相辅相成,构建了多维度文献保护与利用体系。

之后,随着数据的海量积累和算法优化,AI技术还将给缩微文献拍摄环节的测光与密度控制提供强大辅助。未来的缩微拍摄设备将集成AI图像采集模块,通过算法模型自动对光源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胶片拍摄质量的最优化。

对于需要呈现色彩信息的珍贵文献,彩色缩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图书馆已经开展基于AI的彩色缩微技术研究,探索利用AI的色彩还原和增强算法,对缩微胶片上的黑白影像信息“上色”。

张阳介绍,未来,缩微技术的载体可能也不再是胶片,会有科技含量更高、保存信息密度更大、保存寿命更长的介质出现——比如玻璃存储系统,光子晶圆永久存储系统等。

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出版物的主要载体形式,以缩微复制技术为代表的文献异质保存保护技术,仍是迄今为止利用科学技术对典籍进行再生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的最优途径。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表示,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大家认识缩微技术。数字技术虽然高效便捷,但它更像即时工具。而缩微胶片则是终极保险,它用最传统的物理方式,为文明传承提供了跨时代保障。(科技日报北京6月30日电)

印度拟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谈判卡在哪儿?

2025-07-06

以色列被曝多处军事设施曾遭伊朗袭击

2025-07-06

俄罗斯一架安-2轻型飞机发生硬着陆 8人受伤

2025-07-06

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栋建筑倒塌 已致23人死亡

2025-07-06

“美国党”成立后 还要“参选”? 马斯克给出时间表

2025-07-06

历时近15个小时 尹锡悦结束独检组调查返家

2025-07-06

俄“进步MS-31”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025-07-06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规划蓝图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

2025-07-06

中国驻南非使馆再次提醒旅南侨胞严防绑架犯罪

2025-07-06

民航局:将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2025-07-06

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 亚洲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2025-07-06

暑期文旅玩法“上新”!“科技感”“体验感”成最新关键词

2025-07-06

信息能否“一键迁移”……纳税人跨省份迁移便利吗?

2025-07-06

台风“丹娜丝”来袭 海浪黄色警报和风暴潮蓝色警报发布

2025-07-06

国务院台办: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对两岸同胞都有利

2025-07-06

“科技感”“体验感”成文旅新关键词 花样“夜”态圈粉游客“住下来、细细品”

2025-07-06

楷模与少年、科普探秘、研学体验……多彩活动让孩子乐享开心充实精彩假期

2025-07-06

内河航运建设“加速跑”:前五个月货运量超20亿吨 江海直达降本增效强活力

2025-07-06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智慧航道建设助力航运效能大提升

2025-07-06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 中国“电影+科技”精彩亮相

2025-07-06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分享影视产业新机遇 拓展合作新空间

2025-07-06

暑期游新玩法:影视元素加持 主题游成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2025-07-06

涉及暗能量、台风路径异常……2025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题等发布

2025-07-06

博物馆夜经济崛起:沉浸式体验+“不打烊”模式带动暑期文旅新消费

2025-07-06

甘肃省水利厅终止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2025-07-06

“科技感”“体验感”成暑期旅游关键词 创新玩法推动旅游消费多元增长

2025-07-06

浙江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2025-07-06

“实”字为要 让学习教育“常在线”

2025-07-06

一粒小麦里的党员温度 “党员突击队”下沉收购一线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2025-07-06

高温之下 吃“冰”也要讲究“科学性” | 夏日安全消暑科普↓

2025-07-06

5400余人被遣返 中缅泰:全面清剿电诈园区

2025-07-06

32543.6亿元、9200.5亿元,增长、活跃!“关键词+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2025-07-06

丝丝“凉意”彰显民生“温度”!暖心服务应对“烤”验 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2025-07-06

“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激活绿色动能 带火一方美丽经济

2025-07-06

碳汇交易借绿生金 生态资源变身“绿色银行” 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7-06

时政微视频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