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王炸新政出台,行业重大拐点已至!

动脉网2025-07-02

医药圈沸腾了!

昨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重磅发布,进一步完善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举措。

随着我国创新药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获批数量增长,企业关注点不只在审评审批,还重点关注入院应用、支付、市场竞争等内容。

此次新政之所以“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主要是由于《若干措施》提出了从创新药研发、投资到医保商保准入、临床应用、多元化支付等各环节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创新药现实难题,为这些关键点的演进方向定调。

结合前几年的医保政策以及新医改整体走向来看,《若干措施》标志着医药政策正式从“挤水分”进入“促创新”的阶段,成为行业分水岭。

助推创新药研发与临床需求更匹配

过去十年里,我国创新药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创新创投活跃、研发管线丰富。然而,同质化问题也随之而来,靶点与管线布局也存在“追热点”的现象。

当前,同质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创新药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例如,同质化竞争推高了临床试验等资源的价格,而低水平重复导致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缺乏差异化的企业在“资本寒冬”来临时融资困难,成为创新创投热潮过后的泡沫;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始创新的动力,忽视了那些真正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致使国内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不足。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国家医保局也在昨日的《若干措施》发布会上提出,将推动形成“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格局。

由于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内卷现象的呈现也有一定滞后,如何尽早从源头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更好的支持。对此,《若干措施》提出了医保数据应用的突破性举措,即: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做好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和分析,开发适配创新药研发需求的数据产品,支持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提升创新效率。

医保数据有助于帮助药企更精准地识别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来自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的用药需求,发现现有疗法的疗效局限,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一代药物。医保数据的开放,将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数据驱动的精准研发时代。

同时,创新药上市后的研究仍然可以持续推动其与临床需求的匹配。因此,《若干措施》提到:

●强化创新药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鼓励创新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推动研究结果与药品目录准入、续约、调整医保支付范围等挂钩。

为创新药引入耐心资本

资本在创新药企业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但问题在于,人民币基金存续期普遍在7-8年左右,与创新药动辄10年研发周期之间并不匹配。

以往,IPO是投资机构实现退出的主要路径之一,而IPO通道在过去两年里一度收窄,造成了退出受阻。更关键的是,随着2015年前后成立的基金相继到期,投资机构不得不考虑尽快退出的问题。

一个无奈的现象是,创新企业与资本可能因退出问题而产生矛盾,甚至决裂、对簿公堂。资本在创新药投资上,更需要有长线投资的准备;同时,创新药也越来越需要耐心资本的加持。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基金存续期,发挥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引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出资。

目前,已有多地新设的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限延长,可达15年至20年。包括创新药在内的硬科技企业,有望获得更长周期的资金支持。昨日出台的《若干措施》也相应提到: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一直以来,商业保险公司投资医疗健康企业并不少见,但投资领域多集中在可与保险协同的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等领域。2024年,全国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长8.2%。这个庞大的数字,有多少能用于创新药投资?一方面要看险企对创新药投资的风险判断,另一方面还要看后续是否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投资创新药”的落地。

无论如何,《若干措施》仍然为创新药耐心资本的引入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创新药商保支付迎来实质性进展

随着我国创新药步入收获期,2018—2024年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24年获批数量达48种,是2018年的5倍以上,2025年上半年已近40种,井喷效应明显。

支付环节的政策支持,对创新药商业化尤为重要。

近年来,适应新药准入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已逐步建立。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当年医保目录新增品种中占比从2019年的32%提高至2024年98%。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91个药品中,有33个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获得报销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左右降至1年左右,约80%的创新药可以在上市2年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创新药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后,多数实现了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的双双攀升。

不过,国家医保局也谈到,创新药企业价格期待与医保支付能力尚有落差、多元化支付能力薄弱等问题还未完全破局。

下一步,在健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创新药医保支付标准的同时,国家医保局还将大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落地,例如《若干措施》所提到的:

●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功能。医保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给予数据共享、结算清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

事实上,国家医保局在此之前就已多次提及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的工作部署。同样在昨日,这项工作迎来一大实质性进展: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最新政策安排,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最新政策安排,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国家医保局还介绍,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企业可自主申报纳入医保目录或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两者。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各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等将充分参与。商业健康保险专家对药品是否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以及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

以往,惠民保已经就商业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进行了不少探索。随着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制定,无论是惠民保还是其他商业保险,都将与医保协同,形成更完善的多层次支付体系。

破解创新药“进了目录却进不了院”

前文已经谈到,近年来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进度加快。但在实践中,医疗机构基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占比或集采药物使用考核等因素的考虑,开不出创新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创新药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

此前,已有部分城市出台政策,为创新药进院“最后一公里”打开“绿色通道”,例如:探索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予以分值加成;对于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费用不纳入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等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DRG特例单议机制等支持措施,支持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应用医疗新技术。

本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也从顶层设计上肯定了类似的探索方向,并明确提出:

●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于药品目录更新公布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患者合理用药权益。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

●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不适合按病种标准支付的,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位。

新政旨在解决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若切实落地,未来创新药在院内的可及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支持“真创新”,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回顾过去几年的医保政策,无论是支付方式改革、医保目录谈判、药耗集采,其根本任务都在于“挤水分”。按照新医改整体方向,从这些任务中挤压出的空间主要用于新药、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

近两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新医改推进到一定阶段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实施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的相关措施。

部分地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的相关政策,来源:各地政府官网

部分地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的相关政策,来源:各地政府官网

本次国家医保局《若干措施》的出台,标志着顶层设计也正推动行业从“挤水分”进入“促创新”的阶段,确定了产业多个环节发展路径的方向,成为行业分水岭。

与此同时,新政并非宽泛地“促创新”,而是针对以往的创新泡沫,紧紧围绕创新药临床价值,更精准地支持创新。未来,“真创新”项目更有能力获得来自医保数据、创新投资、多元化支付等的资源支持,其成果也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积极的价值,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以方收到哈马斯对停火提案回应 或在多哈间接谈判

2025-07-05

中国驻玻利维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麻疹疫情

2025-07-05

美国得克萨斯州“灾难性”洪水已致13人死亡 约23人失踪

2025-07-05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2025-07-05

9條離島渡輪航線下周一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陸續暫停服務

2025-07-05

美暂停对乌军援?美俄乌三方外另一个通话透露了重要信息

2025-07-05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出席内乱特检组第二次传唤调查

2025-07-05

一个月逾500人遇害!美以主导的加沙物资分发点成“杀戮点”

2025-07-05

立選局部採電子點票 擬機場港珠澳橋口岸增票站

2025-07-05

民调: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首月支持率为65%

2025-07-05

捷克发生大规模停电

2025-07-05

美“独立日”多地举行反特朗普政府抗议

2025-07-05

(有片)山東艦訪港|甲板上的國情課 種下心中報國志

2025-07-05

中国在人权理事会代表70余国作人工智能促进无障碍建设共同发言

2025-07-05

山東艦訪港|掀起全港市民熱烈反響!展示國防力量 激發港人家國情

2025-07-05

(有片)登上山東艦 這些體驗獨一無二!

2025-07-05

直播|登艦探營!探訪山東艦航母編隊 感受國之重器

2025-07-05

4000高小學生創意方案為弱勢社群獻計

2025-07-05

交警嚴打中區黑的 六旬的哥涉3宗罪被捕

2025-07-05

高温黄色预警:山东、河南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2025-07-05

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

2025-07-05

第一观察 | 这份发展战略彰显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2025-07-05

面对夏日“烤”验 上海时令蔬菜、海鲜供应平稳

2025-07-05

子弹不够就与敌人近身肉搏 这是全国抗战第一个大胜仗

2025-07-05

6月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 市场运行稳中有进

2025-07-05

中美两国人民同仇敌忾结下深厚战友情 一起重温美国“飞虎队”传奇故事→

2025-07-05

回升、回暖!“数”说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延续

2025-07-05

透过数据看中国宏观流动性“生机勃勃” 为股债市场提供良好支撑

2025-07-05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2025-07-05

今年前5个月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向好 钢材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

2025-07-05

“感觉越看越符合”?医疗健康科普如何把好科学关?

2025-07-05

登上山东舰,这些体验独一无二

2025-07-05

王毅:中法要做稳定、开放、包容、团结的力量

2025-07-05

北京今天有分散性雷阵雨 最高气温33℃ 外出携带雨具

2025-07-05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025-07-05

三个场景,看广东产业体系向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