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世界气象组织3日发布公报说,欧洲多地正经历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空气污染激增、野火风险加大,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媒体报道,希腊等国近日爆发严重野火,意大利已发生多起因高温引发的死亡事件。
7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孩子们在一处喷泉装置旁玩耍。(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根据公报,西班牙南部数日前记录到46摄氏度的高温。法国大部分地区7月1日和2日处于高温警报下,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且该国6月30日经历了有记录以来6月最热的一天。7月3日,高温蔓延到持续遭受干旱侵袭的多个欧洲国家,奥地利、波黑、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均发布了高温红色警报。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德国等国也在经历高温“烤”验。
公报还说,今年6月欧洲多地出现创纪录高温,其异常性不仅体现在强度上,还在于发生时间的变化上,因为极端高温通常出现在盛夏时节。
希腊多地突发大火
据美联社报道,希腊首都雅典周边及克里特岛3日爆发严重野火。在旅游胜地克里特岛的南部,超过5000名游客、酒店员工及当地居民被迫紧急撤离。
此外,雅典以东约30公里处的拉菲纳港附近也突发野火,导致通往爱琴海岛屿的渡轮服务中断。
德国多地因林火进入紧急状态
由于林火肆虐,德国多地3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德新社报道,在东部萨克森州和勃兰登堡州交界的戈里施海德地区,林火始于本月1日。起火处附近曾是军事训练用地,林火引燃了土里的弹药,再加上风助火势,灭火行动变得异常危险和复杂。戈里施海德地区过火面积约1000公顷,3日进入紧急状态。
萨克森州林业部门负责人乌茨·亨普夫林说,戈里施海德地区是该州第四大自然保护区,当地稀有动植物受到林火威胁。
林火3日在图林根州南部萨尔费尔德霍厄地区蔓延,当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该州林业部门一名专家说,这是1993年以来图林根州最大规模的林火。勃兰登堡州于特博格也发生林火,但火势已得到控制,过火面积165公顷。
德国近日多地气温逼近40摄氏度,接近历史纪录。德新社援引德国国家气象机构数据报道,德国西部小镇安德纳赫2日午后气温达到39.3摄氏度,这是德国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
此外,高温天气也妨碍了德国交通出行。在德国西北部城市不来梅附近,高温导致部分高速公路路面软化,带来安全隐患。
意大利“烧烤”天气致多人死亡
据意大利卫生部通报,截至2日,全国已有18个城市进入“高温红色警报”状态,这意味着健康成年人也可能在户外活动中面临健康风险。
6月26日,在意大利罗马,游客在人民广场撑伞游览。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摄)
另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本周以来,意大利已发生多起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死亡事件。6月30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郊外,一名40多岁的摩洛哥籍建筑承包商因中暑抢救无效身亡。7月2日,两名男性游客在撒丁岛的海滩猝死,死者年龄分别为75岁和60岁,均死于高温引起的疾病;热那亚一名85岁老人因中暑引发疾病,在医院急诊室内死亡。
高温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也考验着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佛罗伦萨、贝加莫等多地供电中断,可能是用电高峰致负荷过重或电缆受热损坏。在北部维琴察至维罗纳之间的一段高速公路上,高温导致沥青路面开裂,车辆拥堵绵延30公里。
高温为何“炙烤”欧洲
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本次席卷欧洲的热浪源自非洲大陆,高压系统形成“热穹顶”效应,将空气压缩至地表附近,导致气温升高。稀薄或缺失的云层使得太阳辐射直达地表,进一步加剧了高温现象,这类天气模式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促成大范围高强度的热浪。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在城市中更明显。同时,极端高温还会增加空气污染和野火风险。
7月2日,在荷兰哈勒姆,孩子们跳水纳凉。新华社发(西尔维娅·莱德雷尔摄)
公报指出,受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高温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发出的预警以及协调制定的高温与健康行动计划,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和福祉正变得愈加重要。
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大气科学与气候研究所研究主任马尔切洛·米列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欧洲的热浪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结果。“地中海已经成为全球升温最快区域之一。如果不尽快采取减排措施并加速部署本地适应策略,未来的夏天可能更难过。”
米列塔特别指出,地中海海水升温是导致极端天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今年,西地中海,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地中海海域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显著升高。“大量海洋热量被储存于近地层,一旦冷空气进入,便可能诱发风暴、洪水等剧烈天气。”米列塔认为,极端天气在强度上可能不断提升。
葡萄牙气候专家阿尔瓦罗·席尔瓦认为,气候变化正使热浪季节提前、频率升高且愈发普遍,并且未来几十年这种趋势还将持续。(记者:郭洋、任耀庭、操兰漪、李贝阳、荀伟)